DPoS(Delegated-Proof-of-Stake)股份授權證明機制

DPoS是在 PoS 基礎上優化而來的,在規範、效能、能源消耗及容錯性等方面都與PoS大同小異。透過投票選舉代理人作為超級節點,代表他們履行權利和義務,而不是用算力來決定。如果這些節點未能履行職責,將投票選出新的節點。然而這麼做卻使得系統偏向中心化。

PAXOS

Paxos算法是萊斯利·蘭伯特(Leslie Lamport)於1990年提出的一種基於消息傳遞且具有高度容錯特性的共識算法。Paxos是一種選出領導者作為基礎的共識機制,領導者的節點擁有絕對的許可權,效能高、能源耗損低,但是一般的節點原本該具備存取控制機制,由於Paxos不允許有作惡節點,所以不具備容錯性(非拜占庭容錯)

Raft

Raft是一種用於替代Paxos的共識演算法。相比於Paxos,Raft的目標是提供更清晰的邏輯分工使得演算法本身能被更好地理解,同時它安全性更高,並能提供一些額外的特性。Raft也不具備容錯性(非拜占庭容錯)

PBFT

PBFT也與PAXOS大同小異,也是採用投票的方式選出領導者,透過許可投票、少數服從多數來選出領導者的共識機制。具備許可權分級能力,效能更高、耗能更低,這個共識機制擁有拜占庭容錯,允許33%的節點作惡,容錯性為33%。

哪一個共識比較好?

目前存在著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(Impossible Triangle),共識的選擇上,去中心化、效能與安全三者是沒辦法完全兼顧的,所以沒有任何一種共識機制是完美的,每個共識都有各自的優缺點。隨著區塊鏈技術不斷發展,共識機制也會不斷優化,未來如果能夠突破不可能三角,那麼就可以期待出現一個完美的共識機制。

閱讀更多:【區塊鏈學習筆記】加密貨幣的交易機制

閱讀更多:【區塊鏈學習筆記】什麼是共識機制?3分鐘認識主流共識機制-上

Tags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